三位日本一线品牌设计师 佐藤浩二、田中雄一郎、小野圭介 的 LOGO 设计精华

三位日本一线品牌设计师 佐藤浩二、田中雄一郎、小野圭介 的 LOGO 设计精华

2017-10-13 旗標 & MyDesy 设计IN台湾
(hello,there)


💡

三位日本一线品牌设计师「佐藤浩二、田中雄一郎、小野圭介」的 LOGO 设计精华都在《LOGO DESIGN 设计现场直播中》


这次出版社大方提供 MyDesy 的书摘有「LOGO 设计的基本知识」,及三位老师的「设计经典实例分析」。今天就先来好好厘清 LOGO 设计必须具备哪些基本知识

CI 与企业 LOGO 的概念变迁


CI(Corporate Identity,企业识别系统),代表从建构企业理念、设计标志或 LOGO 开发、 相关的延伸应用、广告策略等所有业务计画,都必须营造出整体、统一的企业形象或品牌讯息。从 1956 年 IBM 成功导入 CI 开始,在 70 年代至 80 年代期间掀了起一股热潮,日本有许多公司也纷纷群起效尤,改变公司名称并导入 CI。

当时流行以别出心裁的特殊设计,与其他公司做出区隔,但是一旦这种企业变多,纯粹标新立异的设计反而难以抓住消费者的心。后来,开始流行传达环保意识等感动消费者情感的贴心讯息,使得以英文小写字母为主,令人感受到温暖与体贴的 LOGO 设计愈来愈多。

到了现在,将企业塑造成品牌的思维成为设计的主流。可以说从利用含 LOGO 的产品及广告来传达外观形象的时代,演变成传达从产品使用体验中获得感动,或透过无形服务获得满足的时代。

在先前提到的 CI 浪潮阶段,扎实建立企业理念与愿景的基础,并以此为依据来设计的企业,确实成功生存下来。但是,心存只要与别家公司做出差异化、够抢眼、够新奇就行的肤浅想法,而纯粹改变外观的企业,可能面临投入大量资金而无法获得效果、以失败收场的苦果。

过去,设计师与企业之间,通常都是透过设计代理商居中协调。但最近随着网际网路的普及,想要设计 LOGO 的企业,可自行搜寻喜爱的设计公司,直接联系接洽的情况也屡见不鲜。此外,现在还出现以便宜价格就能提供 LOGO 设计的网页服务,甚至还有举办设计比赛、让众多设计师提案的网站,使得设计 LOGO 变得非常方便。价格便宜、提案数量多、贩卖 速度的服务,对于需要 LOGO 设计的人而言,或许非常吸引人。

可是,倘若没有具备企业理念、愿景、建立品牌等观点、深入调查再提案,以及将这些概念具体成形的设计技巧,恐怕无法获得成功塑造品牌形象的优质 LOGO 设计。


具备建立品牌的概念

在 这个导入 LOGO 的门槛降低,个人也可以轻松拥有原创 LOGO 的时代,想要光凭 LOGO 的外观来做出 差异化,已经变得非常困难。

今后的 LOGO 设计,除了追求外观印象之外,还要能从 LOGO 中感受到该品牌要传达的讯息,因此必须与体验做连结、让人产生共鸣。这表示做 LOGO 设计也需要具备「建立品牌」的概念。

我们可以说「当顾客能识别特定商品或服务时,就代表该商品或服务是一个品牌。」(源自「The Association of Brand manager Certification Japan 教材」)。此外,让顾客从纯粹认识该品牌的状态, 持续且刻意控制产生更良好的正面印象(企业想塑造的形象),并且在顾客心中 不断累积,这就是建立品牌。让企业厘清「希望让顾客产生何种想法」,并且加以强调,变成非常重要的关键。

单凭 LOGO 无法顺利建立品牌。必须将命名、LOGO、包装、颜色、铃声音乐等「构成品牌的元素」,以及网站、公司简介、广告、店面、活动等与品牌理念有关的「接触点(Touch Point)」组合起来,给予顾客刺激。

就这层意义来看,我们可以说,思考LOGO 可能的使用场合及用法,以及站在顾客的立场检视时,何种场景会产生哪些感受,这样的想像力将成为设计出优质LOGO 不可或缺的重要技巧。


LOGO 设计的基本知识

构成 LOGO 的元素

LOGO 大致可以分成「标志+标准字」类型与「标准字」类型。称作「标志」或「符号」 的部分,是代表企业理念或业种而设计出来的象征图案;而「标准字」是以公司名称或品牌名称的文字为主,设计成具有可读性的符号。此外,设计「○○股份有限公司」等企业正式名称的部分,称作「公司名称标准字」。

LOGO 的重要性

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姓名、脸孔、体型、发型、穿着等与别人明显不同的个性(识别)。若将这个部分套用在企业上,企业名称或标语相当于个人姓名,LOGO 及企业标准色就等同于一个人的脸孔或体型。我们会利用外观来传达企业的性格(识别),而 LOGO 就是顾客最先接触企业(品牌)的门面。


思考 LOGO 的通用性

LOGO 必须在任何场合,随时一致地传达该企业或品牌发布的内容。为了确保通用性,设计时,必须设想到各种情况。例如,标志与标准字的配置要上下排列或水平排列,缩小使用时,要维持可读性及判读性等。此外,还得事先规划好受到限制、非正常表现的情况。例如,变成黑白色时,颠倒颜色的状态,以及无法使用网点的实色设定等。

「标志+标准字」类型的特色与实例

这是把象征企业或品牌的图案或图形,当作主题的标志(符号),并与标准字组合而成的样式。标志包括使用具象主题的设计、代表无形思想理念的抽象主题、以公司名称缩写为主而容易联想到公司名称的设计等。

此外,标志可以与标准字分开,单独当作图示使用,标志最大的特色就是能广泛延伸运用。



标志+标准字」类型的特色

从远距离观看时的识别度高
容易联想到业种或商品
容易留下深刻印象
容易表现理念或概念

日本品牌设计师小野圭介「石卷‧川之上专案」完整公开
文/小野圭介

石卷‧川之上专案

川之上地区位于日本宫城县石卷市的北部,2011 年东日本大地震时,石卷市沿岸约有 400 个家庭遭到严重损害,他们在 2017 年决定 集体迁移到川之上地区。

为了让不同背景的人们一起生活,该区希望设置一个场所让新旧居民交流,「石卷.川之上专案」就是在这 种背景下发展出来的。

这次我以成员的身分参与,因此有机会超越 LOGO 设计提案,深入思考地方与公共场所的实际状态。


参与专案

2012 年 9 月,我的友人三浦秀之 为了将成立的「石卷.川之上专案」 来找我讨论。三浦先生是宫城县石卷市人,他在东日本震灾之前就曾经想 过要帮助老家重生。

最初讨论时,我们聊了关于石卷市在东日本大地震时的受灾情况、城镇 现状、还有未来的愿景等等。

由于我对三浦内心坚定的信念产生了共鸣,我便以专案成员的身分参与了这个活动,希望从设计方面聊表声援之意。我记得三浦当初的想法是, 这个活动并非以强调从震灾中复苏为主轴,而是要思考新的城镇样貌, 帮助城镇培育人才,很有前瞻性,他的思虑十分清晰。

活动内容构想

举办招募专家造镇的学习会兼恳亲会(现在的「Ishinomaki Kawanokami 大学」)
改装旧农协仓库→举办新旧居民交流活动(位于现在的「川之上.百俵馆」)
整顿市容

初次开会的部分记录

强化新旧居民的文化交流,打造新共同体
并非要强调震灾的受灾状况
打造成让人想要居住的城镇
由我们自己来思考城镇的未来
成为都会人士心灵上的故乡
避免让活动商业化

初次开会时彼此共享的资料内容
Mission Statement

从石卷.川之上眺望优美的上品山,思索着未来,这是祖先传承给我们的的资产,受青山、河川、大海环绕的富饶土地。长年累月形成的传统文化,还有人们的生活智慧
希望藉由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接触,将这些传承给下一代。或许,从中能带来变革
但是,在将来,一定会有蕴藏着可能性的全新未来,构思着 100 年、300 年后石卷‧川之上的未来。打造出值得全球赞许的丰富生活以及地区模范。

石卷.川之上地区简介

石卷市位于宫城县东部,是一块被北上川、仙台平野、三陆海岸自然环抱的富饶土地。石卷市北部的川之上地区,可眺望北上山地的上品山,面向连接北上川与旧北山川之间的追波川,长年被平原、 青山、河川环绕,是优质米「Sasanishiki(笹锦米)」与「Hitomebore(一见钟情米)」的产地。

知名地标「上品山」

历史悠久的名胜,山顶有名为「万海坛」的土坛,传说是万海上人修行处(万海上人是独眼僧侣,传说伊达政宗就是他投胎转世)。后来,熊野神社旁有棵称作「万海杉」的巨木,成为航海的目标。上品山的名称相传是来自日本平安时代初期,坂上田村麻吕远征虾夷之际,创办了上品山高德寺。 「上品」的意思是代表向往净土的僧侣最高阶级「上品」。


整理设计方向、绘制草图

在与三浦讨论及实地考察之后, 我将掌握到的想法绘制成草图,借此做个整理。其中,我注意到 LOGO 要表现出以下 3 点。

  1. 把上品山这个地区象征变成图像, 制作出拉近当地居民内心的设计
  2. 将上品山的山麓呈现为广阔明亮 的未来城镇
  3. 希望展现真诚、智慧、体贴的感觉

在 LOGO 草图中加入了山脉造型, 我直接使用绘制草图时的线条,让它 发挥手绘的质朴氛围。此外,还随兴地置入色彩缤纷的房子形状,用来表 现出明亮的未来城镇样貌。


「川之上」这组标准字,是从多种 现有字体中经过讨论之后,选出简 洁、易读,且能感受到真诚与智慧的 结果。我组合了「上品山」、「街道」、「川之上」等3 种元素,希望提高此地名的知名度,借此引起居民对故乡的热爱,还有把将来发展成地区品牌的可能性,也纳入设计观点中。


从这些目标中,我想到加上以英文 显示、尺寸较小的专案正式名称,将 来也可以省略英文,单独使用「川之上」这个 LOGO 。

实地考察

从接受委托开始,到 2012 年年底,我和几位专案成员亲自前往石卷一带考察。川之上是这个专案活动的据点,位于石卷市的内陆,是受灾情况较轻的地区。

可是,在决定把大川、北上、雄胜地区 的居民集体迁移到川之上地区后,过去闲静的石卷风景就产生了剧烈的变化。震灾过后一年,尽管大部分的瓦砾堆已经整理过,但是从留下来的断垣残壁,仍可以感受到海啸有多么恐怖。尤其是受灾严重的区域,有些地方甚至整个夷为平地,根本无法想像那里曾经有过街道。


究竟我能做什么?一股强大的无力感向我袭来,崇高的理想顿时消失无踪,面对现实,让我哑然无言。当时是我第一次 造访灾区,却让我深刻感受到,有许多事情非得实际到现场,否则根本无法了解。

构思理念标语


虽然构思广告标语并不在委托范围内,但是我认为,要成为永续经营 的专案活动,需要有个能清楚表现 三浦的想法,易与大众分享的标语。

前面说过,设计 LOGO 时,必须将 理念融入其中,但是单凭 LOGO 无 法清楚传达的部分,就要用言语来 表示。我们整合截至目前为止的讨论 与想法,最后提出了「在地深耕,培育人才」的标语。

这个标语涵盖了 3 个理念。

过去的大片稻田,因为集体迁移 而成为新城镇,由我们自己思考未来的城镇样貌,培育创造未来的人才土壤,把人才比拟成稻子,让人感受到成长茁壮的希望,三浦在执行专案的过程中,把百俵精神的理念与石卷市的现况重叠, 从中获得了许多灵感。

虽然设计师的工作是以负责视觉元素为主,却也兼具可以检视整个沟通状态,再整理归纳的立场。因此,我认为在做设计时,不仅要满足委托内容,若有必要,应该打破藩篱,彼此沟通了解,再提出设计方案。

名片

名片设计是以白色为基调,排版简洁俐落。由于这是在当地奔走、请求协助或问候时使用的沟通工具,必须让男女老少都能轻易阅读,取得对专案的信赖感,因此在选择字体与设定文字尺寸时,都经过了审慎思考。


网站

此专案的官方网站是先完成大致的设计之后,再委外制作格式,以 WordPress 架构而成。由于采用了 CMS(内容管理系统), 这样一来即使管理者不是网页设计专家,也能 轻松快速地完成影 像及 文字排 版,每天更新内容。 http://kawanokami.com/


shinomaki Kawanokami 大学(宣传品)

「Ishinomaki Kawanokami 大学」活动每年会举办 4 次,内容是招募大学教授等造镇专家来此协助。每次活动都是以宣传单或网站来通知活动讯息,大致决定宣传单与网站的格式后,展开具一致性的设计。

法被(译注:一种传统 和服,类似外套式的上衣)是由专案成员提议后,由爱知县的职人负责制作。举办活动时,工作人员们都会穿上这件法被,受到当地居民的好评。

川之上.百俵馆的 LOGO 设计

从 2013 年底开始,当初活动构想之一的农协仓库翻新活动(=打造新 旧居民交流的场所)就付诸实行了。首先是举办「茶会」,听取新旧居民 对今后生活的不安、对翻新的期望, 整理需要检讨的课题。


利用概念研讨会反覆 检讨。宫城县的「喝茶」文化 根深蒂固,附近的主妇们习惯聚在家里,待在暖被桌里喝茶,吃着茶点与渍物,开心聊天的习惯,自然流传开 来。因此,在百俵馆也把这种现在较少见的习俗,改造成可以轻松聚会的咖啡店。

此外,还邀请了建筑、景观设计、 照明、品牌设计、文案、IT 等各种领域的专家,在半年内,举办关于设施 概念与设计、设施的功能、营运方针的研讨会。以「在地深耕,培育人才」 的理念为基础,在研讨会中反覆检讨「川之上.百俵馆」(简称「百俵馆」)的各种功能及活动内容,最后整理成「教育」、「居住地」、「生活方法」等3 种设施概念。


「百俵馆」的标志提案

根据「百俵馆」这个名称,提出了以「百俵精神」为概念的米俵(译注:捆成一包包的米)为图案,而完成这个 LOGO 设计。重叠 3 个米俵形状后,分别在圆形里加入「川之上」的 LOGO 及文字。大致上的评价都不错,但是根据成员提出的意见,再次进行验证。



在第 2 次提案之前,我们再根据以下要点,验证了设计。

▉ 聚焦于要呈现的重点

不勉强使用「川之上」的 LOGO,重点 是传达「百俵馆」的设计,

▉ 提升易用性与沟通力

设计中要传达出类似咖啡馆或图书 馆的「百俵馆」氛围
保留「米俵」的视觉印象,然后再加入「川之上」LOGO 的元素
为了缩小之后也能容易辨识,将标志 与 LOGO 分开

▉ 整理图案

象征「百俵精神」与「教育」、「所在地」、「生活方式」等 3 种设施概念的圆筒形状专案的 LOGO 也依照房子形状为准(象征未来的城镇)第 2 次提案时,成员们的反应也很正 面,因此决定了 LOGO 设计。


开幕活动与制作物品

百俵馆订于 2015 年 4 月 11 日开幕,在开幕之前,由各领域的专家们鼎力相助,发挥各自的专长工作。继设计 LOGO 之后,我继续负责设置建筑物上的招牌、以及开幕时要发送的赠品等。

顺利开幕的「川之上.百俵馆」包括了咖啡馆、图书馆、私人补习班、手作市集、音乐会等,展开许多以当地居民为主的活动,为人数众多的繁华地区带来了活力。

有了各领域的专家,还有当地居民的通力合作,整合各方力量的结果, 创造出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地标。 「石 卷.川之上专案」以及「川之上.百俵 馆」的活动才刚开始,2017 年预计 执行集体迁移,我希望能和这个地区 一起持续走下去。

完成后的百俵馆

「石卷.川之上专案」在 2015 年的 Good Design ( 日本优良设计奖 ) 上 同时荣获了「Good Design Best 100」 和「复兴设计奖」。

▉ 直立式招牌

用来告知百俵馆开馆的相关讯息,为了放置在容易吸引来客目光的场所,而制作成直立式招牌。背面是房子形状的黑板,可写上要向来客传达的讯息。


▉ 导引指标

各设施的指标也模仿米俵形状,具有指示方向以及告知来客当天日期、天气、气温的功能。指标上的图案是使 用 AIGA(American Institute of Graphic Arts)网站提供的免费符号。这些导引指标荣获了 2015 年 SDA 奖(日本标示设计奖)的优秀奖。


▉ 赠品

这是开幕纪念日送的咖啡罐(百俵罐)以及当作群 众募资礼品的一合装米袋。






本文内容出自旗标出版社
《LOGO DESIGN 設計現場直播中》

留言